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梗塞分
补充说明:脑梗塞分
a******W 2014-07-31 19: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梗塞分为大血管闭塞型、深穿支动脉闭塞型、皮层下梗死型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脑梗塞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其病理机制包括血栓形成、栓子脱落、血管壁损伤等多种因素。典型症状包括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不典型症状可能有头痛、眩晕、耳鸣等。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头颅CT扫描、MRI成像、颈动脉超声、血液生化分析等。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以及手术取栓等。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2024-03-02 13: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为脑梗塞发病的6小时内。发病时间短,未形成脑梗死,是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最理想时机。若用溶栓等治疗方法,病人可能完全恢复。2、早期:为脑梗塞发病的6—72小时内。脑组织缺血中心部分坏死,治疗目的是防止“中心梗死区”扩大。输液加口服药物改善中心梗死周边区供应,使其恢复正常。3、急性后期:为脑梗塞发病的72小时—1周内。治疗目的是改善水肿的脑组织。
2014-07-31 19:43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