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功能不全> 谷氨酸钾注射液

医生回答(2)

王香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使用谷氨酸钾注射液可能诱发去极化型癫痫发作。
谷氨酸钾注射液能够增加突触间隙中的游离谷氨酸浓度,提高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突触传递效率,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去极化型癫痫发作。
如果患者存在癫痫、偏头痛等疾病史或个体差异较大时,应谨慎使用谷氨酸钾注射液。
在使用谷氨酸钾注射液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于有癫痫病史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2024-02-13 13:13

举报

左玉求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谷氨酸钾注射液不良反应有1.静滴过快可引起流涎、皮肤潮红和呕吐。小儿可见震颤等。2.静滴期间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可能时测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钾、钠、氯含量。3.合并焦虑状态者可有晕厥,心动过速,流泪及恶心等。

2014-07-31 20: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涎

流涎,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

  • 症状起因:流涎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1. 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由于婴儿的口腔浅,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会发达,到第五个月以后,唾液分泌增加,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使唾液分泌也增多,以致流涎稍多,均属生理现象,不应视做变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2.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地流口水,常有口腔炎、面神经麻痹,伴有小嘴歪斜、智力下降等。另外,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脑膜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流涎。 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

  • 可能疾病: 小儿流涎症 手足口病 福尔马林中毒 胆碱能性荨麻疹 高锰酸钾中毒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