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皮肤受累
补充说明:皮肤受累
a******W 2014-07-31 20: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皮肤受累可以考虑使用皮肤外用药膏、口服抗组胺药、光疗治疗、激素类药膏局部应用、系统性免疫调节剂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皮肤外用药膏
选择适当的非处方皮肤外用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轻薄涂抹于受损区域。此类药膏具有一定的止痒、消炎作用,能缓解因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及炎症表现;适用于解决皮肤受累时出现的不适症状。
2.口服抗组胺药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口服抗组胺药物,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在餐后服用。这类药物能够阻断组织胺受体,减轻由过敏反应引发的发红、肿胀等症状;适合处理各种类型的皮肤异常状况。
3.光疗治疗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低功率紫外线照射或特定波长蓝光治疗。上述光线有助于减少异常细胞增长,对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皮炎有效;但需密切监测辐射剂量以防长期使用造成的健康风险。
4.激素类药膏局部应用
遵照医生处方,在受影响皮肤区域定期涂抹含强效皮质类固醇成分的外用软膏。此法可用于快速控制剧烈发炎、瘙痒等问题,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5.系统性免疫调节剂治疗
按医嘱接受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内服免疫调节剂治疗。这些药物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应答来控制多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针对存在自体免疫反应导致的皮肤问题有较好效果。
建议定期更换衣物并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穿着潮湿不透气的衣服,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摄入量,有利于促进皮肤健康。
2024-03-18 19:18
举报医生回答(1)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研究显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①家族史:调查显示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有该病(或者另外一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的比例要高于普通人群,故家族遗传倾向与本病发病有关。②HLA相关性:有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与本病具有相关性,其中包括HLA-DR1,HLA-DR2, HLA-DR3,HLA-DR5,HLA-DR8,HLA-DR52,其中以HLA-DR1的相关性尤为明显。
(2)性别 本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尤其是育龄妇女发病率高,故雌激素对本病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3)环境因素 目前已经明确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硬皮病样的改变,如硅、聚氯乙烯、有机溶剂、博莱霉素、环氧树脂、L色氨酸、喷他佐辛等,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中本病患病率较高。
(4)免疫功能异常 本病患者存在较为广泛的免疫功能异常:本病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或者先后发生;病程中有时可出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实验室检查如淋巴细胞功能、病变组织病理活检、血清抗体、细胞因子等均可提示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5)感染因素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的自身组分与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征性自身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具有同源性,提示病毒抗原与患者自身抗原交叉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促使疾病发生。
2014-07-31 20:1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结缔组织病,以疏松结缔组织粘液样水肿及纤维蛋白样变性为病理基础的一组疾病。最早认为主要是胶原纤维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所致,故称为弥漫性胶原病或胶原血管病,以后认为主要病变不仅限于胶原纤维,而改称为结缔组织病。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是多因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发现多数结缔组织病均伴有免疫学的异常,如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有些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也将这组病归入免疫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伊曲康唑口服液
-治疗HIV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亦即<500细胞/μ1)的患者,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对于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疑为系统性真菌病时,可作为伊曲康唑注射液经验治疗的序惯疗法。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