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湿胃热中成药
补充说明:脾湿胃热中成药
2014-07-31 23: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脾湿胃热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丸、藿香清胃胶囊等,脾湿胃热一般是指脾胃湿热证,多由于饮食不节、感受湿热邪气、脾失健运等因素引起。
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主要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状。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是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4、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主要是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
5、藿香清胃胶囊
藿香清胃胶囊主要是由广藿香、栀子、六神曲、防风、南山楂、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湿、醒脾消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等症状。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患者服用药物时应提前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2023-07-23 01:05
举报你好,根据您的身体患有脾虚,但有微热的临床表现情况,首先日常生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通过健脾轻微的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比如清胃散配合四妙丸,二妙丸等药物当身体出现脾虚胃热的临床表现情况,建议通过清胃泻火健脾的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比如参苓白术散,清胃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2018-11-28 10:4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脾湿胃热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二妙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由于脾胃湿热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并结合自身症状进行治疗。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本品宜空腹服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清胃黄连丸
清胃黄连丸主治脾胃积热所致的牙龈肿痛、头痛眩晕、口舌生疮等病症。服药时应避免同时使用滋补类中药。
3.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片用于治疗肺胃蕴热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可用于改善肺胃蕴热引起的脸部起包、咽干喉痛、目赤肿痛等情况。本品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5.二妙丸
二妙丸对于下焦湿热所导致的两足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热痛有缓解效果。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患者平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薏米红豆粥、冬瓜汤等清淡去湿的食物,有利于减轻脾湿胃热的症状。
2024-01-12 07:00
举报脾胃湿热?
你的叙述热像并不明显啊,倒是脾虚湿胜(舌苔发白,有齿痕.总就觉得口渴.大便稀,每天四五次),更明显一些,试服一下
参苓白术散
最尽头发掉得比较多.小便有尿不尽 这个症状吃2周 参苓白术散 如果改善不明显,你再留言.祝您健康
2014-07-31 23: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