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气胸> 气胸吸收

精选回答(2)

付颖瑜 三甲

擅长:营养科主任,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对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系统的常见病、多发性病,尤其是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亢、痛风、肥胖等诊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提问

气胸吸收可能是由于吸收不完全、肺部炎症未消退、肺大疱、胸腔积液、气胸合并胸腔积液等原因导致,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吸收不完全

如果患者在气胸吸收期间没有及时将气体排出,可能会导致气胸持续存在,出现吸收不完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缓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肺部炎症未消退

如果患者在气胸吸收期间肺部炎症未消退,可能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从而出现气胸吸收不完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胸腔穿刺的方式进行治疗。

3、肺大疱

如果患者肺泡壁破裂,可能会引起肺大疱,从而导致出现气胸吸收不完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胸腔积液

如果患者存在胸腔积液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大,从而引起气胸吸收不完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胸腔穿刺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气胸合并胸腔积液

如果气胸合并胸腔积液,会导致肺组织受到压迫,进而出现气胸吸收不完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胸腔穿刺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2-15 22:06

举报

葛永海 副主任医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高血压,高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绞痛,房颤,室上速,心衰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

提问

气胸多由于肺大泡破裂引发,常在憋气,咳嗽等情况下,突然出现胸痛,喘憋等症,肺脏压缩20%以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张力性气胸需要急救,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好。建议您痊愈出院后,需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咳嗽,憋气动作,避免深呼吸动作,定期复诊。

2017-11-26 14:07

举报

医生回答(2)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气胸吸收可以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肺体积缩小术、肺大疱切除术、抗感染药物治疗、吸氧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通常由医生在影像学引导下置入一根导管至患侧胸膜腔内,持续开放以促进气体排出。此措施通过保持胸腔负压状态辅助肺复张,缓解因积气引起的不适症状。
2.肺体积缩小术
肺体积缩小术是将肺组织部分切除来减少肺容量的一种手术方法,在全麻下完成。该手术旨在减轻由于肺过度膨胀导致的呼吸困难和其他相关临床表现。
3.肺大疱切除术
肺大疱切除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微创手术,通过胸壁小切口进入胸腔,找到并切除异常膨大的肺泡。该措施针对存在破裂风险且可能导致气胸的病变肺组织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性。
4.抗感染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或其他微生物抑制剂来控制潜在感染源。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有助于防止继发性感染对受损肺部造成进一步伤害,加速愈合过程。
5.吸氧治疗
吸氧治疗通常采用鼻塞或面罩给氧,根据需要调整流量以提高血氧水平。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会导致人体缺氧,此时吸氧可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降低肺动脉高压,进而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X光片或CT扫描以监测病情进展及恢复情况。在康复期间,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再次发生气胸。

2024-02-11 03:39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轻微的气胸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引起胸部疼痛以及胸闷等症状的,你的情况可以做深呼吸的.你的情况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温热易消化饮食很重要的,建议你积极输液消炎治疗的,用胸带外固定胸部的,祝你健康

2014-08-02 23: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气胸 (自发性气胸)

气胸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 、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