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倦怠> 脾气虚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脾气虚可能是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失养、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导致的,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调理、饮食调整等方法改善症状。
1.饮食不节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偏食等,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进而出现脾虚的症状。可通过药物调理来改善症状,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劳逸失调
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精神紧张会导致气血消耗过多,从而引起脾气虚弱。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久病失养
久病失养是指长期患病后身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其中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脏功能减弱,则无法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使机体得到滋养,进而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改善症状,比如服用归脾丸、人参健脾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4.禀赋不足
禀赋不足指天生体质差或者先天遗传因素导致的脾脏功能薄弱。对于禀赋不足引起的脾气虚,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来改善症状,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
5.年老体衰
年老体衰多由年龄增长导致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所致,包括脾脏功能下降。脾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以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必要时,可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完善血常规、便常规以及舌苔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12 11:11

举报

医生回答(1)

冯雪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气虚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这些表现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为脾脏运化功能的减弱,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同年龄,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童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者见脾气虚证,多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

2014-08-03 17: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气虚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 症状起因:病机分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谷内停,故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负担加重,故腹胀更甚;水湿不运,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日久肢体失养,故神倦乏力;中气不足故少气懒言;脾虚失运,水湿浸淫肌表,故面色(白光)白,浮肿;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日久可致营血亏虚,或气血两虚之证;肌肤失去血的濡养和温煦,可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浮弱,是脾气虚弱之象。

  • 可能疾病: 产后虚羸 经行泄水 脾虚泄泻 色欲伤 蓐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