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脾大的危害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脾大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倾向、感染风险增加、门静脉高压等危害。
1.血小板减少
脾大时,由于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临床表现。
2.贫血
脾脏肿大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其正常造血功能,从而引起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面色苍白的表现。
3.出血倾向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其发生肿大时,会抑制机体的凝血功能,使血液凝固受阻,进而引发出血倾向。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发性出血。
4.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作为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对于身体的防御和清除病原体具有重要作用。脾大可能导致脾脏功能受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此时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和并发症风险。
5.门静脉高压
脾脏肿大常伴随门脉高压,因为肿大的脾脏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包括门静脉系统中的血管。这会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门脉高压,引发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若发现脾脏肿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因脾脏肿大而加剧不适症状。

2024-03-12 11:51

举报

医生回答(1)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肝硬化时因门静脉高压,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逐渐肿大,同时脾脏也发生增生性肿大。脾功能亢进是指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产生破坏和隔离作用,一般脾大会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2014-08-03 17: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