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渗透压下降
补充说明:尿渗透压下降
a******W 2014-08-03 20: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渗透压下降可以通过限制水摄入、、氢、甘露醇、螺内酯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限制水摄入
通过减少每日饮水量来降低体内水分含量,通常建议患者每天摄入0.5L左右的水分。该方法有助于控制体内的液体平衡,从而缓解因尿渗透压低导致的水肿等问题。
2.
是一种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泄钠和水分来增加尿液排出,降低尿渗透压。该药物能够有效地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尿渗透压异常。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
3.氢
氢为处方药,口服后起效,作用时间较长,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等。本品能竞争性对抗醛固酮的作用,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降低,减少Na+的重吸收,同时尚可阻滞髓袢升支粗段对Na+的主动重吸收,因此可引起利尿效应。上述机制有助于提高尿液浓度,进而影响尿渗透压水平。
4.甘露醇
甘露醇是高渗溶液,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使用,具体剂量依医嘱而定。甘露醇具有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的作用,能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的效果;此外还可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
5.螺内酯
螺内酯是一种保钾利尿剂,通常口服给药,需要遵循医生指导定期服用。此药物能够竞争性地拮抗醛固酮受体,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其排泄,从而发挥利尿效果。上述机制有助于改善尿渗透压偏低的现象。
在处理尿渗透压下降的情况下,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进一步恶化。饮食方面,推荐低盐饮食,以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如蔬菜、水果等。
2023-12-30 16: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渗透压越高代表密度越大。由此可见你的尿液是比较清淡的,所以可见肾功能是有一点问题的.是时候调理一下身体了.平时一定多注意身体
2014-08-03 20:1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慢性肾盂肾炎常见于女性,有的病人在儿童时期有过急性尿路感染,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但仍有“无症状菌尿”,到成人时逐渐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有些急性肾盂肾炎治愈后,因经尿道器械检查后而又激发感染。尿流不畅(如后尿道瓣膜、膀胱憩室、尿路结石和神经原性膀胱等),膀胱输尿管反流也是引起反复尿路感染、肾瘢痕形成、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革兰阴性菌的尿路感染,可引起全身和局部反应,在反复感染的病人中抗体增加,这些抗体大多数为IgG和IgA,IgG抗体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能固定补体,从而造成肾脏损害。 (二)发病机制 如果尿路梗阻、畸形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持续存在,抗菌治疗未能彻底控制急性肾盂肾炎期形成的肾盂黏膜下的炎症或小脓疡,可留下小瘢痕,引起肾内梗阻,致使疾病反复发作及慢性迁延。 有人认为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病可能有自身免疫参与。有部分病人在急性肾盂肾炎期尿培养发现致病菌,而在以后的慢性进程中,尿培养却再没有致病菌出现,而疾病仍逐渐进入慢性肾盂肾炎。推测肾感染后,机体产生了抗大肠埃希杆菌的抗体,而肾组织与这些细菌有共同抗原性。致病菌消失后,这种抗体继续与肾组织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肾损害。现已发现有一种肾小管抗原(Tamm-Horsfall蛋白,称THP),与大肠埃希杆菌有共同的抗原性,抗大肠埃希杆菌的抗体可同时抗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HP,这可能与肾间质的慢性炎症发生有关。 近代研究发现,任何慢性肾脏病,一旦出现肾间质的炎症细胞浸润,都有可能通过细胞因子释放致成肾组织损伤,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亦可能与此有关。 L型细菌的存在使肾盂肾炎的治疗更困难,这些细菌首先由Lister发现,故命名L型细菌。其形成是由于在抗菌药治疗中或抗体、补体、溶菌酶的作用下,致病菌的胞膜破裂,仅存原浆质,隐藏在肾髓质的高渗区继续生存,一般的抗菌药不能将它彻底杀灭。待其生存环境好转,L型细菌又恢复原形,继续生长繁殖,使肾盂肾炎复燃,造成病情迁延难治。据调查尿培养阴性的慢性肾盂肾炎中,约20%可找到L型细菌。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肾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多维元素片(29)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