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最高> 尿素分子式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素的分子式为CO(NH2)2,它是一种由碳、氧、氮和氢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被用作肥料和工业溶剂。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积聚大量未排泄尿液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前列腺肥大导致尿道梗阻引起的,因为肥大的腺体压迫尿道,使尿液无法顺畅地排出。患者可能经历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尿失禁。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直肠指诊、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前列腺大小和结构是否异常。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可缓解排尿困难;或者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来缩小前列腺体积。对于严重的尿潴留病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例如经尿道膀胱镜下前列腺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过度饮水以减少频繁排尿的需求,但需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饮食上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排尿不适感。

2024-01-16 13:22

举报

医生回答(1)

木荟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尿素产量约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有利于保存。
尿素可同时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植物不可缺少氮肥
植物的细胞增殖、器官建造,主要依靠氮素营养。氮素营养又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对果树进行光合作用起着主要作用。氮素营养充足,有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可使枝条健壮生长,叶片肥大色浓;可以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增加有机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形成,开花坐果率高,结果增产质优。

2014-08-04 08: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潴留

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阻塞性尿潴留的病因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尿潴留。非阻塞性尿潴留即膀胱和尿道并无器质性病变,尿潴留是由神经或肌源性因素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如脑肿瘤、脑外伤、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以及手术和麻醉等均可引起尿潴留。

  • 症状起因:按病因可分为梗阻性、神经性和肌源性。 一、 梗阻性因素:机械性梗阻(如尿道狭窄、血块或结石堵塞)或动力性梗阻(如α-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前列腺炎症)导致的尿流阻力增加。 二、 神经性因素:膀胱感觉或运动神经受损(如盆腔手术,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糖尿病等引起)。 三、 肌源性因素:膀胱过度充盈(如麻醉,饮酒过量)。

  • 可能疾病: 前列腺结石 神经源性膀胱 脑外伤 膀胱与尿道结石 酒精中毒性肌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肾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