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异位妊娠> 尿绒毛膜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尿绒毛膜一般是指尿人绒毛膜,尿人绒毛膜是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由妊娠滋养细胞产生的。

人绒毛膜是一种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激素,主要是由妊娠滋养细胞产生的。当受精卵着床后,此时体内的人绒毛膜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在同房后7天左右可以通过抽血检查人绒毛膜来判断是否怀孕。

当人绒毛膜超过5.0IU/L时,通常提示怀孕。另外,如果人绒毛膜数值出现明显升高,还可能是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等疾病导致的。如果出现数值明显降低,则可能是异位妊娠、流产、胚胎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2014-08-04 12:46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罗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人绒毛膜(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糖蛋白激素,存在于孕妇的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和胎儿体内。在受精后第6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分泌微量的hCG;受精卵着床后,采用特异性β-hCG抗血清能在母体血液中检测出hCG。在妊娠早期hCG分泌量增高极快,至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到高峰,持续1~2周后迅速减低,妊娠晚期血清hCG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分娩后若无胎盘残留,约于产后2周内消失。hCG是唯一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的胎盘激素,分泌后直接进人母血,几乎不进入胎血循环。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液中,血清hCG浓度略高于尿液,且呈平行关系。

2014-08-04 12: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发育不良痣 (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

发育不良痣(dysplasticnevus)又名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浅表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本病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倾向于家族发病。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发育不良痣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