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尿失禁可能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盆底肌肉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尿液不自主地从膀胱流出。这会导致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出现漏尿现象。可通过提肛运动来加强盆底肌肉训练,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炎或其他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膀胱过度兴奋所致,当膀胱内积聚一定量的尿液时,就会引起强烈的排尿欲望,此时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厕所排尿,就可能会发生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通常由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尿道阻力增大,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而蓄积在膀胱中,膀胱壁张力增高至一定程度后会引起尿液溢出。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真性尿失禁
真性尿失禁多见于神经源性损伤或手术后遗症,导致大脑对膀胱控制失调,从而引起尿液不受意识控制地流出。针对此病因,建议采取行为疗法如定时排尿训练以及盆底肌肉锻炼以增强控尿能力。
5.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下降。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或心理咨询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建议定期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盆底肌肉评估,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过多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加重症状。

2024-03-06 23:05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尿失禁与遗尿病因:
  一、病因分类
  l.真性尿失禁、膀脱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或麻痹,使膀胱失去贮尿功能,有尿即排出,亦称自主膀胱。
  2.假性尿失禁 下尿路梗阻,慢性尿潴留患者,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压升高,使尿液被迫溢出,称假性尿失禁,又称遗尿。见于先天性隐性脊柱裂;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还见于5岁以下健康儿童,小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健全,排尿神经反射弧建立不牢固,在夜间熟睡时,尿液自动排出,称尿床,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停止,不代表病态。
  3.应力性尿失禁 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当患者咳嗽、大笑、打喷嚏等使腹压突然升高时,有少量尿液可不自主排出,见于老年人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青壮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松弛;亦见于妊娠子宫压迫膀脱;肿瘤压迫膀胱。

2014-08-04 18: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失禁

尿失禁(incontinenceof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推荐医生更多

黄以政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杨克冰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邓刚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唐湘永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黄发平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