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
补充说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
a******W 2014-08-04 19: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可以考虑钙补充剂、雌激素替代疗法、维生素D补充、运动疗法、平衡训练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钙补充剂
钙补充剂通常包括口服钙片或液体钙剂,每日建议剂量根据产品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确定,长期规律服用。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对绝经后女性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从而引起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2.雌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替代疗法通过口服或贴敷方式给予患者相应剂量的雌激素药物,具体用法及疗程需遵医嘱执行。此疗法可模拟自然生理状态下的雌激素波动,减轻潮热、盗汗等不适症状,并促进骨形成,预防骨质疏松。
3.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合成或口服维生素D制剂获取,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剂量。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与骨骼健康紧密相关。绝经后女性体内的维生素D3合成能力减弱,因此需要额外补充以维持正常水平。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以及力量训练如举重,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并增强肌肉力量;而力量训练则能刺激骨细胞活性化,有助于防止骨质流失。这两者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5.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主要包括单腿站立、坐位转圈等活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定期开展。平衡力下降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通过针对性锻炼可以改善姿势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
此外,绝经后女性还应注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也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2024-01-11 16:4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一)发病原因
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骨质疏松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发生于女性患者,年龄在50~70岁,表现出骨量迅速流失,骨松质丢失更明显,骨折多发生在以骨松质为主的椎体,股骨上端及桡骨远端。
Ⅱ型骨质疏松又称老年性骨质疏松。与Ⅰ型比较,男性患者增加,但男女之比仍为1∶2,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表现为骨量缓慢丢失,骨松质与骨密质丢失速度大致相同,骨折好发部位除与Ⅰ型相同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2014-08-04 19: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出现合并症,乃至死亡等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增加国家及家庭财力与人力负担。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保健课题。1993年WHO对骨质疏松症定义为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伴随骨的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因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共识会议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骨强度集中反映骨密度与骨质量。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点是骨矿含量和骨基质成分等比例地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骨小梁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