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湿> 脾湿如何调理

精选回答(2)

尚青华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

提问

脾湿的调理方法有饮食调理、生活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精神调理等。

1、饮食调理

脾湿可能是长时间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损伤脾胃导致的,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进行调理,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也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帮助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改善脾湿的症状。

2、生活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也要避免做重体力劳动。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打太极拳、做瑜伽等,能够帮助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

3、运动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帮助湿气排出体外。

4、药物调理

如果患者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的方式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

5、精神调理

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也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和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也要避免做重体力劳动。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2-08-27 01:49

举报

楚庆岩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其他呼吸内科、泌尿内科等疾病也有治疗经验。

提问

你好。脾湿是中医辩证诊断,多表现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体质消瘦,四肢发凉沉重,下肢可出现浮肿,舌苔厚有齿痕,大便不成形或腹泻等症状。你表述的症状表现可以考虑是脾湿。建议服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要规律饮食,少吃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017-10-29 08:25

举报

医生回答(2)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湿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减少湿邪内生的食物摄入,增加健脾化湿食物的比例。脾主运化水湿,饮食不当易损伤脾气,导致湿浊内生。通过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等可辅助改善脾虚不运引起的湿气重。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开具方剂,患者按医嘱服用相应中药材,如茯苓、白术等。这些药材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能够帮助消除体内湿气。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3.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在特定穴位上施以温热刺激的方法,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此方法通过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来缓解脾湿所致的症状。在接受治疗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皮肤过敏等问题。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开始前应评估个人健康状况并遵循逐步增加强度的原则。
在调理脾湿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至关重要。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恢复体力,进一步支持脾脏功能。

2024-02-05 23:19

举报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脾胃阳气不足时很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聚集,薏米和红豆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建议每天用薏米和红豆煮水,得到的水可当水饮用,剩下的薏米和红豆可当饭吃掉,平时多吃山药,也可用水泡点黄芪片喝。平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进行运动和锻炼。

2014-08-04 20: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湿

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 症状起因: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

  • 可能疾病: 寒湿困脾 心脾两虚 脾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