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毒症> 尿毒症> 尿肌酐高血肌酐正常

精选回答(1)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尿肌酐高血肌酐正常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肢端肥大症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代谢增强,从而出现尿肌酐升高的情况。另外,如果患者食用过多肉类食物,也可能会导致肌酐升高。上述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休息,一般在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肌酐高、血肌酐正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肌酐高、血肌酐正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4、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还会导致尿肌酐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肾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指由于生长激素持久过度分泌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足肥大、面容改变等症状,还会导致尿肌酐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曲肽、兰瑞肽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8-03-05 16:02

举报

医生回答(2)

陆梓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肌酐是肌肉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过滤进入尿液中,正常值为8.97-17.84mmol/24h。血肌酐是肌肉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正常男性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尿肌酐偏高可能表明肌肉活动增加或肾脏功能受到影响,但血肌酐水平正常通常意味着肾脏功能良好。这可能是因为肌肉活动增加导致尿肌酐暂时性升高,但肾脏仍能有效清除血肌酐。如果尿肌酐偏高是由肌肉活动增加引起的,则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休息缓解。如果是肾脏疾病导致的,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尿肌酐和血肌酐水平,以评估肾脏功能和肌肉健康状况。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运动,有助于控制尿肌酐水平。

2024-02-19 01:17

举报

肖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血肌酐超过707umol/L为尿毒症,此时血肌酐积蓄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夜间不能平躺的症状,此时最明智的选择及时适当的采取透析,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然后在及时的选择适当的肾脏治疗方法,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最终拉长透析间隔。
血肌酐正常值是人为的界定值,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一种可能是肾功能损伤,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所以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相关性的做其他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者是延误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

2014-08-05 10: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小球肾炎 (肾炎)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