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烧伤科> 冻伤> 皮肤为什么冻伤

精选回答(1)

杨猛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肤美容(痤疮、黄褐斑、疤痕、妊娠纹)、过敏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尿路感染、尖锐湿疣等。

提问

皮肤冻伤可能是由于低温暴露、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或皮肤损伤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低温暴露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进而引起体温下降。若体温下降过快,就会出现寒战、颤抖等反应,以维持正常体温。此时需要迅速脱离低温环境,转移到温暖的地方,并通过加盖衣物等方式提高体表温度。
2.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血液流动减缓或停止,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皮肤冻伤。对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冻伤,可使用丹红注射液、舒筋活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3.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可能导致角质层水分含量降低,使皮肤屏障受损,易受寒冷刺激的影响。保湿是关键,可通过涂抹甘油、凡士林等含有油脂成分的护肤品来锁住水分。
4.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导致皮肤脆弱,更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伤害。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能有所帮助,如食用坚果、种子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
5.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后,皮肤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包括寒冷气温。建议避免进一步损伤皮肤,如穿戴适当衣物以保护受损区域。
此外,患者应避免用手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并预防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冻疮膏、肝素钠乳膏等外用药膏进行治疗。

2024-01-26 19:31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冻伤机体暴露于低温环境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急性冻结性损伤,多见于寒冷地区。当皮肤温度降到-2℃时冻伤就可能发生,气温在-25℃~-30℃时冻伤发生率最高。

2014-08-05 15: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冻伤 (寒害)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