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乏力> 尿酸化试验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酸化试验可以通过尿pH测定、尿液亚硝酸盐试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沉渣镜检、尿比重检测等医学检查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如果存在肾脏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尿pH测定
尿pH值是反映肾脏调节酸碱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肾功能和电解质代谢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收集晨起后的第一次尿样,使用专用试纸或仪器测量其pH值。
2.尿液亚硝酸盐试验
尿液亚硝酸盐试验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因为某些类型的细菌可以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采集新鲜尿液样本,在实验室中加入亚硝酸盐试剂后观察颜色变化。通常应在排尿后尽快送检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3.尿蛋白定性试验
尿蛋白定性试验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有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留取清洁中段尿液,在无菌条件下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试。
4.尿沉渣镜检
尿沉渣镜检能够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膀胱炎等。经过离心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的细胞数量及形态学特征。
5.尿比重检测
尿比重检测用于评估肾脏浓缩和稀释尿液的能力,指导饮水量管理及治疗方案调整。采用专门的尿比重计或尿液分析仪即时测量尿液浓度。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可能影响结果的食物或药物至少8小时,如高嘌呤食物或利尿剂。如有特殊饮食限制,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

2024-01-04 13:38

举报

医生回答(1)

欧晨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远端肾小管H+障碍和维生素H+浓度障碍所引起的尿酸化异常而致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远端肾小管H+障碍和维生素H+浓度障碍所引起的尿酸化异常而致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014-08-05 17: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是由先天遗传缺陷和各种继发因素导致近端肾小管回吸收碳酸氢钠或/和远端肾小管排酸功能障碍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表现是:①高氯性、正常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性代谢性酸中毒;②电解质紊乱;③骨病;④尿路症状。大多患者无肾小球异常,在一些遗传性疾病,RTA可能是最主要或仅有的临床表现。本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是否发生全身性代谢性酸中毒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按主要肾小管受累部位分为近端和远端RTA。现在多采用按病变部位、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1型,远端RTA;2型,近端RTA;3型,兼有1型和2型RTA的特点;4型,高血钾性RTA。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