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炎> 慢性肾炎> 尿肾综合症

精选回答(1)

陶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擅长:心血管及呼吸科等内科疾病的诊治。

提问

尿肾综合征正确医学名称是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是指因感染、疾病等多种原因造成肾小球损伤并伴有炎症,从而出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病因尚不明确的肾小球疾病,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损害,常见病因有感染、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药物,改善水肿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发展为肾衰竭,必要时还需通过透析治疗,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19-01-24 15:39

举报

医生回答(2)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肾综合征是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肾脏疾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尿肾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肾脏损伤,如遗传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这些疾病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从而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患者可能经历的症状包括浮肿、高血压、贫血以及肾功能减退引起的其他症状,如疲劳、食欲不振等。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分析、血液生化评估和肾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可用于评估肾脏大小和结构异常。治疗策略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涉及控制原发疾病的管理,如使用ACE抑制剂或ARBs来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对于特定的继发性原因,可能需要免疫调节治疗或针对特定疾病的靶向药物。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病情预后。

2024-02-29 15:13

举报

谢少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最好行肾穿检查明确病理后可能会考虑加用细胞毒类药物在知道病理分型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会更好若不行肾穿激素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属“摸索”性治疗不能确保一定有效一种药不行再更换另一种这需要身体能耐受及足够的耐心

2014-08-05 19: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