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炎> 慢性胃炎> 脾胃不和中药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脾胃不和可以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平胃散或二陈汤等中成药进行调理。由于脾胃不和涉及多种症状和体质差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该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本品宜饭前服用。外感发热患者不宜使用。
2.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组成,主治脾胃虚弱导致的饮食减少、大便溏泄等症状。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白术(麸炒)、陈皮、姜厚朴、枳实(麸炒)、豆蔻、香附(醋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能够调理胃肠功能紊乱,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等症状。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平胃散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作用,对于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品久置可有少量沉淀,摇匀后服用。
5.二陈汤
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组成,具有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痰湿停滞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倦怠无力、胸闷、纳呆、大便或干或溏。凡属阴虚阳亢头痛及肺燥伤津、舌红少苔者均忌用。
以上药物需遵医嘱进行服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此外,建议患者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2024-03-22 19:39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佳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虚只要养胃健胃,强健免疫力.药物只可用来控制疾病,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最明智的选择是适度运动,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和充足睡眠,饮食以新鲜蔬菜水果等植物性营养食物为主

2014-08-06 02: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 症状起因: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急性肠胃炎 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