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癔症> 歇斯底里怎么治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歇斯底里可以通过心理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家庭治疗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帮助。
1.心理行为疗法
通过一系列专业指导下的互动过程来调整患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此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及行为习惯,从而减轻歇斯底里的相关症状。
2.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一个安全、无判断的空间让患者表达情感,并接受倾听和支持。此法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对因心理因素引发的歇斯底里有积极效果。
3.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一系列交互式活动来挑战消极思考方式,并学习更健康应对策略。CBT可以帮助个体识别自动思维错误,纠正歪曲的认知模式,减少歇斯底里发作频率。
4.放松训练
教导患者运用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技巧来放松身体和心灵。松弛状态可降低生理紧张度,从而减少歇斯底里发作时的强烈情感体验。
5.家庭治疗
邀请整个家庭参与讨论,解决成员间冲突并促进沟通。家庭动态可能加剧或减轻歇斯底里的表现,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改善整体环境。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如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治疗,以深入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和防御机制。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2023-12-28 22:11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窦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在身体不适等药物反应,需要和主治医生沟通,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家人的耐心和接纳,鼓励和肯定,情感支持和陪伴,也很重要。

2014-08-06 10: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口水 (口涎外溢)

口涎外溢又称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 可能疾病:口炎  痉挛性脑瘫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中风  下颌下隙感染  

  • 常见检查: 口腔内窥镜  牙髓冷热诊  牙髓电活力  

  • 就诊科室: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陈梅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