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自发性气胸体位
补充说明:自发性气胸体位
a******W 2014-08-06 15: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体位一般是采取患侧卧位,因为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肺的膨胀和复张,减轻胸膜腔内压力,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患者肺部出现损伤,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起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从而引起气胸。
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肺的膨胀和复张,减轻胸膜腔内压力,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时,还可以使健侧的肺部充分扩张,有利于气体的排出,从而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时,还可以使患侧的胸腔压力减轻,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时,可以将患侧的胸部垫高,有利于促进患侧肺部的复张,从而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自发性气胸患者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胸部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需要通过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等方式进行治疗。
2019-02-15 09:32
举报你好,你在踢球的当时出现了胸痛的症状,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气胸,肺部压缩达到1/4进行了保守治疗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是不是由于肺大泡等原因导致的。你好,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建议您最好还是检查肺部ct看看排除是不是由于肺大泡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在平时要暂时不要过于剧烈的运动,您说的胸痛可能是由于胸膜牵拉引起的,不要过于担心。
2018-04-01 18: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自发性气胸患者可以采取体位引流、肺体积扩大锻炼、氧疗、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体位引流
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使患侧处于较低的位置,促进气体排出。此方法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积聚在肺底的气体流出,减轻肺部压力,缓解气胸症状。
2.肺体积扩大锻炼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反射等活动来增加肺部通气量;每日训练时间依医嘱而定。此措施旨在提高肺组织弹性及耐受力,并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3.氧疗
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家庭氧疗时可采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给氧。因为上述患者存在严重的缺氧状态,此时给予高流量氧疗能够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况,改善预后。
4.胸腔闭式引流
将一根细长的硅胶管插入胸壁下方,一端连接于负压装置上持续吸引直至气体不再逸出为止。该技术主要用于移除因创伤或手术引起的积血、积液以及空气积聚等情况所导致的胸腔内高压状态;其机制在于建立一个安全通道使得高压区域得以减压并促使液体顺利排出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针对自发性气胸,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气胸的发生。
2024-01-09 20:17
举报【治疗措施】
一.对症治疗:
应卧床休息,给予吸氧,镇痛、止咳,有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胸腔减压:
(1)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者,单纯卧床休闲气胸即可自行吸收,肺压缩>20%症状明显者应胸腔穿刺抽气1/1~2d次,每次600~800ml为宜。(2)开放性气胸,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肺仍不能复张者,可加用负压持续吸引。(3)张力性气胸,病情较危急须尽快排气减压,同时准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负压持续吸引。
三.手术治疗:
对内科积极治疗肺仍不能复张,慢性气胸或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可采用胸膜粘连术治疗。 闭合性气胸积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的20%时,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不需抽气,但应动态观察积气量变化。气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抽气不超过1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积气任其自行吸收。
四.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2014-08-06 15:33
举报向医生提问
气胸是指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脏层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 、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
止咳丸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深呼吸训练器
暂无数据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1.哮喘:本品适用于需要联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的哮喘病人的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按需”使用短效β2一受体激动剂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针对患有COPD(FEV1≤预计正常值的50%)和伴有病情反复发作恶化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患者尽管长期规范的使用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