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血管疾病发病原理
补充说明:心血管疾病发病原理
a******W 2014-08-06 18: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血管疾病发病原理主要是由于心脏负荷过重、血管壁损伤或血脂异常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高血压可能与肾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等因素有关;而冠心病则与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不同类型的疾病还会有各自的特点,如冠心病可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而心力衰竭则常伴随疲劳、水肿等症状。
常规的心血管疾病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检测等。针对特定疾病的诊断还需进一步开展冠脉造影、CTA等特殊影像学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因具体疾病而异,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降脂药如他汀类等;手术方式包括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等。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4-01-23 11:3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根据《应用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心血管病流行趋势》这一文章预测,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2014-08-06 18:15
举报向医生提问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