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肥厚性心肌病> 左心室肥厚半心肌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左心室肥厚一般是指左心室壁肥厚,心肌肥厚通常是指心肌细胞肥大,可能是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导致的。

1、高血压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会导致左心室射血时阻力增加,从而引起左心室壁肥厚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血液排出,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2、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由于遗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室壁不对称性肥厚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3、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刺激心肌,患者可能会出现左心室壁肥厚的情况,还可能伴有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脏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于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的心脏疾病。由于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可能会导致心脏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左心室壁肥厚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瓣膜置换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主动脉瓣口的直径变小,左心室射血时阻力增加,从而引起左心室壁肥厚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通过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08-06 20:48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肥厚性心肌病是指以左室肥厚但左室腔不扩张为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病变 [1] ,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常伴有家族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1岁以下婴儿发病严重,常发生心力衰竭,多于1岁内死亡。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由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突变使心肌β重链结构或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发生变化,导致心肌肥厚。小儿肥厚性心肌病常可累及右心室,右室壁肥厚和室间隔肥厚,并且可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此病临床症状变化较多。许多患儿可以长期无症状,常因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才进一步检查而明确诊断。有症状的患儿常表现虚弱、呼吸困难、烦躁、拒奶,查体可发现脉搏轻而短,心尖区第1心音可正常,部分患儿可听到奔马律,如有二尖瓣返流,心尖区可听到1~2级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者,胸骨左缘有时可闻及3级或以上的收缩期杂音。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婴儿生后可发生暂时性的心肌肥厚,部分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但大多数患儿的心肌肥厚在数月后消退。另外,因慢性肺部疾病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早产儿也可发生暂时的心肌肥厚 [2] ,一般停用激素后很快缓解。X线片可见心脏增大,常呈球形,透视下见心脏搏动减弱,部分患儿可有肺瘀血。心电图示左室肥厚,ST段压低,异常Q波,室内传导阻滞和W-P-W综合征。超声心动图为心室壁和室间隔的增厚,心腔无扩大,有二尖瓣病变者常表现为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流出道狭窄,多普勒探及流出道为湍流。心功能测定可发现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2014-08-06 20: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心脏衰弱,心收缩不全)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