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肠出血的药
补充说明:治疗肠出血的药
a******W 2014-08-06 21: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肠出血的药物包括肾上腺色腙片、云南白药胶囊、维生素K1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由于肠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肾上腺色腙片
肾上腺色腙片适用于治疗内脏出血引起的咯血、吐血和便血等。该药物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服用时需注意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云南白药胶囊
云南白药胶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以及便血、咯血等症状。其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本品。
3.维生素K1注射液
维生素K1注射液可辅助治疗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凝血障碍,改善出血倾向。此药物为维生素K1的灭菌油溶液,能够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对于有严重肝脏疾患的患者,应减量应用。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4.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用于肺结核合并咯血、支气管扩张并反复咯血及原发性高血压脑病之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本品可以收缩外周动脉而使血压上升,减少肺循环血流量以降低肺动脉压力,起到止血的作用。使用时需监测心率和血压,以免引起心动过缓或血压升高。
5.氨甲苯酸注射液
氨甲苯酸注射液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手术中或手术后的异常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本品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从而防止纤维蛋白溶解。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在治疗肠出血的同时,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
2024-03-16 00:3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向医生提问
肠缺血是指供应肠道血液的血管因某种原因发生阻塞,致使肠道的血液来源减少或丧失,不能供肠道的生理活动所需,肠壁发生淤血、水肿或溃疡,严重者还可发生坏死、出血、穿孔和腹膜炎。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症状起因: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其他疾病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