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现代医院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肌肉萎缩患者的保健措施,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萎缩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2014-08-06 21:59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重症肌无力一般可以去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康复科、急诊科等科室。

1、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等症状。患者可以去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血清抗体检查、胸腺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2、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是外科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颅脑和脊髓的手术,如脑出血、脑血栓、脑肿瘤等,也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也可以去神经外科就诊。

3、胸外科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腺增生的情况,从而导致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升高,容易出现胸腺瘤。因此,患者也可以去胸外科就诊。

4、呼吸内科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腺退化的情况,从而导致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升高,容易出现胸腺瘤。因此,患者也可以去呼吸内科就诊。

5、康复科

患者还可以去康复科就诊,进行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6、急诊科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并且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去医院的急诊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014-08-06 21: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重症肌无力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假麻痹性重症肌无力,肌痿,肉痿)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麻痹。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而并非某一神经受损时出现的麻痹表现。本病应称为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通常简称重症肌无力。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