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氨基比林> 异丙基氨基比林

医生回答(2)

徐晓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异丙基氨基比林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等症状。
异丙基氨基比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其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物能与体内的一种酶——环氧合酶(COX)结合,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E2等介质的过程,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感。使用异丙基氨基比林可以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使用异丙基氨基比林之前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异丙基氨基比林可通过口服给药,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通常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烧。
患者在服用异丙基氨基比林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以免引起肝脏负担加重。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

2024-03-15 10:43

举报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文名称:异丙氨基比林
中文别名:异比林;异丙基氨基比林;1,2-二氢-1,5-二甲基-4-[(1-甲基乙基)氨基]-2-苯基-3H-吡唑酮-3;
CAS:3615-24-5
EINECS:222-791-3

2014-08-07 14: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发烧 (发热)

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恶寒发热 有头疽 血清病性荨麻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