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心胸外科> 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如何治疗

精选回答(2)

施瑞卿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手汗症

提问

纵隔气肿的治疗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胸部X线检查等。
1.气管插管
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时,医生会通过气管插管将氧气直接输送到肺部。插管通常需要在手术室内完成。气管插管可以提供稳定的通气支持,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防止缺氧导致的器官损伤。适用于严重纵隔气肿伴有呼吸困难、窒息风险高的情况。
2.呼吸机支持
对于严重的纵隔气肿,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如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支持能够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减轻因气道压力增高引起的组织损伤。适用于急性纵隔气肿并发呼吸衰竭的情况。
3.胸部X线检查
通过拍摄胸部X光片,观察纵隔区域是否存在异常积气现象。X线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纵隔气肿的程度和范围,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适用于初步诊断和监测纵隔气肿的发展变化。
在处理纵隔气肿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以减少气胸的风险。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异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7-16 09:02

举报

曾重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男科疾病

提问

纵隔气肿是指空气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隙之间,纵隔气肿一般是不好的,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纵隔气肿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纵隔内气体积聚,可能与食管穿孔、食管破裂、胸部创伤、胸部手术、胸部炎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纵隔气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一般是不好的,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患者出现纵隔气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吸氧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同时,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018-10-15 15:22

举报

医生回答(2)

郑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纵隔气肿患者可以考虑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肺体积缩小术、抗感染药物治疗、氧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通常通过手术置入一根导管至患侧胸膜腔内,持续开放连接负压装置,使胸腔内气体得以持续排出。此措施旨在缓解因纵隔气肿引起的胸腔压力增高,减轻对心脏和大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功能。
2.肺体积缩小术
肺体积缩小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减少肺部组织的方法来增加相邻空间,从而降低肺泡内的压力。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的肺气肿,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并伴有部分肺泡萎陷,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气道,影响了正常的通气功能。该手术能够有效地缩小病变区域,提高通气效率。
3.抗感染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原因。因为纵隔气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感染是一个常见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并发症。
4.氧疗
氧疗是指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以纠正低氧血症,可采用面罩给氧或鼻导管吸氧的方式进行。纵隔气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现象,此时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
纵隔气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建议定期复查胸部X线检查或CT扫描,监测病情变化。

2024-01-28 04:17

举报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纵隔气肿症状不明显可不必治疗,一般1~2周内气体可自行吸收.应针对原发性疾病积极处理,若纵隔积气量大,压力高,致使纵隔器官受压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时,可作穿刺排气减压.伴发张力性气胸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积液时应抽液.吸入纯氧以置换氮,可促进皮下和纵隔内空气的吸收.必要时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由于纵隔气肿大都由肺部疾患引致,所以建议以控制原发病为主,比如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肺内感染,避免剧烈咳嗽或度运动等.

2014-08-07 19: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mediastinalemphysema)即气体在纵隔的结缔组织间隙内聚积。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