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怎么按摩

精选回答(1)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脾胃不和可以通过按摩天枢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公孙穴等穴位进行改善,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1、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取穴时可让患者仰卧或者正坐,从肚脐向上数4横指,可触及动脉搏动,为天枢穴。天枢穴具有调理脾胃、理气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还可以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取穴时可让患者仰卧或者正坐,从髌骨下缘外侧2横指,可触及到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为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以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气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可让患者仰卧或者正坐,从肚脐向上数4横指,可触及到中脘穴。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降逆止呕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以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4、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眩晕、心悸、失眠等症状,还可以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5、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足太阴脾经,在第一跖骨下缘赤白肉际处,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可以缓解脾胃不和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引起不适症状。此外,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09 16:30

举报

医生回答(2)

姚李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胃不和可以尝试腹部按摩、足三里穴按揉、中脘穴按揉、脾俞穴按揉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腹部按摩
患者平卧在床上,将双手搓热后顺时针轻柔地对腹部进行按摩。此方法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2.足三里穴按揉
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3-5分钟。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经常按揉此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辅助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症状。
3.中脘穴按揉
患者取坐位,使用手指指腹按揉中脘穴约5分钟左右。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适当按揉有助于改善积食、嗳气等现象。
4.脾俞穴按揉
患者采取俯卧位,家人用大鱼际从上而下推背的方法找到脾俞穴,然后用指腹按揉0.5~1分钟。脾俞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之处,通过刺激此穴可起到健运脾气的作用,对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调整,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2024-03-22 22:44

举报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说的情况脾胃不和吸收不好,这个情况建议口服好亿思口服液康胃口服液做调节治疗,平时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014-08-07 21: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 症状起因: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 可能疾病:夏季感冒  胃病  急性肠胃炎  

  • 常见检查: 脾脏触诊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