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心动过缓用药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心动过缓可以使用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地高辛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心动过缓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
1.阿托品
阿托品适用于治疗心动过缓、心率缓慢引起的不适症状。该药物能阻断心脏的M受体,减慢心率。早产儿禁用本品;妊娠期妇女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2.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用于抢救严重心动过缓和心脏骤停。其能够收缩外周血管,提高血压,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心脏功能。对本品过敏者以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3.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窦房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此药物具有加快心率的作用。不宜长期连续应用,以免产生耐受性。
4.氨茶碱
氨茶碱可缓解支气管哮喘所致的心动过缓。其为茶碱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有舒滑肌解除痉挛的功效。肝功能不全者需减少剂量。
5.地高辛
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升心率,改善心动过缓的症状。新生儿至3个月婴儿的地高辛每天0.5mg,4~6个月婴儿每天1mg,7~9个月婴儿每天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控制病情。建议定期监测心律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2024-02-13 01:21

举报

医生回答(1)

冯雪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心律过缓的原因  一: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二: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三: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四: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2014-08-08 19: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