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外科> 活血化瘀> 心肌缺血中医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心肌缺血中医治疗可以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方法。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旨在改善心血管健康。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心脏负荷,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个体化配方,通常采用益气活血类中药如黄芪、丹参等,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中药通过调节气血平衡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心肌供血不足有积极作用。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由专业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一般每次治疗持续30-60分钟。针灸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对轻微至中度的心肌缺血有益。
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因素。建议采取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12 23:46

举报

医生回答(1)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的疾病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好,心肌供血不足也是如此,因为西医的抗凝,扩张冠状动脉效果较好,再结合中医的活血化瘀,两者各有所长,可以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疗效更好,建议以西医为主治疗,结合中医中药,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2014-08-08 20: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 症状起因:心肌缺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 可能疾病: 人流综合症 老年人心房纤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陈潭林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谢松柏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方熙珍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