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衰弱> 心肌衰弱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心肌衰弱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营养支持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来改善。若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考虑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旨在改善心血管健康。因为心肌衰弱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而这些风险因素都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得到改善。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减少心肌负荷。
2.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涉及提供特定的营养补充剂或调整日常饮食,以满足患者特殊需要。由于心肌衰弱可能导致身体吸收和利用营养不良,适当增加某些营养素可以帮助促进心肌恢复和修复。例如,镁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律,维生素B群对于神经传导有重要作用。
3.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运动计划,包括有氧活动和力量训练。心肌衰弱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滞留和水肿。通过提高心率和增加氧气消耗,心脏康复训练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同时,锻炼还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功能。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来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心肌衰弱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液体积聚在体内。利尿剂有助于排出多余的液体;血管扩张剂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担;β受体阻滞剂能减缓心跳速度,使心脏得以休息。
在治疗心肌衰弱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体力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26 09:05

举报

医生回答(1)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心肌衰弱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目前治疗趋势是将血管扩张药、利尿药、ACEI和强心药联用,这样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最大限度提高心输出量。

2014-08-08 20: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