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肌钙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方法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方法

补充说明: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方法

2014-08-09 15:41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 肌肉 心力衰竭 空腹 咖啡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 猝死 增高 手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三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提问

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法、等离子电泳法等。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抗肌钙蛋白抗体特异性结合乳胶颗粒,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的肌钙蛋白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2、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抗肌钙蛋白抗体特异性结合乳胶颗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的肌钙蛋白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3、放射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抗肌钙蛋白抗体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4、电化学发光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的肌钙蛋白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5、等离子电泳法

等离子电泳法是一种常见的电泳技术,是在等离子体中加入氢离子和钾离子,在氢离子和钾离子的电场中,肌钙蛋白会形成等离子的电泳区带,从而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存在损伤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3 01:55

举报

熊春茹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胆道疾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胃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肾脏疾

提问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 一般认为,正常人(健康志愿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为0。18±0。1微克/升,大于或等于0。5微克/升,说明存在心肌细胞损伤,但是也有认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大于或等于0。2微克/升为异常。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不受年龄、性别、心肌损伤部位及溶栓药物种类的影响。
因此目前认为,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具有下列临床意义:
(1)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诊断早期和晚期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有助于判断梗死面积及再灌注、溶栓疗效。(2)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预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在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轻微心肌损伤方面比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活力更加敏感和特异。
如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超过正常,则急性心肌梗死率和猝死率明显增高,临床预后差。血清肌钙蛋白T测定还有助于指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3)判断围手术期心肌细胞损伤:据报道,在判断围手术期心肌细胞损伤方面比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更加敏感和特异,并有助于评价心脏保护性措施的功效。

2018-10-19 09:14

举报

医生回答(2)

欧晨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方法通常包括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的检测。如果怀疑存在心脏问题,建议进行上述提及的医学检查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脑钠肽前体等其他相关检查以评估心脏状况。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安排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进一步评估血管情况。
1.肌钙蛋白I
肌钙蛋白I是心肌细胞损伤时释放的一种标志物,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抽取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分析,检测时间通常为数小时。
2.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T水平升高可能表明存在心肌损伤或炎症。采集静脉血样后,在实验室中利用特定的免疫测定法来确定其含量。
3.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可以反映是否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抽血化验,医生会从肘部正中静脉处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标本。
4.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肌肉中的蛋白质,当心肌受损时会进入血液中,导致其浓度升高。可通过快速尿液测试、血液检测等方式进行测量。
5.脑钠肽前体
脑钠肽前体是心脏分泌的一种激素,其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有关。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空腹进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饮品至少4-6小时以确保准确评估心肌功能。

2024-02-24 00:05

举报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对心肌损伤的诊断 在诸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生化指标中,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K-MB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cTn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AMI的诊断“金标准”.

2014-08-09 15: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梗死范围,心肌梗死可分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