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平胃散加黄连
补充说明:平胃散加黄连
剑东 2014-08-09 20:47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平胃散一般不与黄连一起服用。平胃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厚朴、陈皮、甘草等,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滞脾胃证。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疖疮等病症。平胃散是一种祛湿剂,主要成分包括厚朴、陈皮、甘草等,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滞脾胃证。由于平胃散的燥湿运脾作用比较强,如果患者脾胃虚弱,又有湿滞脾胃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服用黄连,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弱的情况,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一般不建议患者平胃散加黄连。如果患者存在湿滞脾胃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平胃散进行治疗。但如果服用黄连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患者在服用平胃散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此外,如果患者服用平胃散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14-08-09 20:47
举报平胃散是苍术朴 陈皮甘草四般药 除湿散满驱瘴岚 调胃诸方从此扩 或合二陈或五苓 硝黄麦曲均堪着 若合小柴名柴平 煎加姜枣能除疟 又不换金正气散 即是此方加夏藿 [组成与用法]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2400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60克 甘草炒900克 共为细末,每次6克,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水煎,去姜枣,食前空腹热服。 [功效与主治]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胸腹胀满,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脉濡缓。 [说明] 平胃散所治脾胃不和,是由痰湿留滞,困遏脾胃,或感受山岚瘴气,或水土不服所致。脾胃被困,则升运和降失常,诸症遂起。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炙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用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溃疡病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均有一定疗效。唯方中诸药多苦辛温燥,易耗阴血,故孕妇不宜。 本方功专燥湿和胃,为治疗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剂。许多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如本方加麦芽、炒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饮食。若大便秘结,可再加大黄、芒硝以通下导滞。本方加人参、茯苓,名“参苓平胃散”,治脾虚食滞,大便不实者;加黄连(姜汁炒)、木香,名“香连平胃散”,治食积化热,腹痛泄泻者。《局方》还有“不换金正气散”,也是由本方加藿香、半夏而成,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者。本方合二陈汤(见祛痰之剂)名“平陈汤”,治脾胃不和,湿痰停阻,胸膈痞闷,不思饮食者。本方合五苓散(见祛湿之剂)煎服,名“胃苓汤”,治饮食停积,脾胃不和,浮肿泄泻者。本方与小柴胡汤(见和解之剂)合方,名“柴平汤”(《景岳全书》),功能和解少阳,燥湿健脾,治湿疟脉濡,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者。
2014-08-09 20: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包括急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手术后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电冰箱胃炎、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正露丸
化滞止泻,用于饮食不节或水土不服引起的成人及小儿腹泻,属于湿热、食滞证者。症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高温酷热后,接连阴雨绵绵,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铝镁加混悬液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