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心理治疗> 治疗性缄默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治疗性缄默可以考虑语言刺激疗法、音乐疗法、针灸治疗、心理行为疗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语言刺激疗法
利用专门设备监测大脑活动模式,并给予即时反馈以调整异常电信号。该技术可用于纠正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缄默问题。
此外,建议采取饮食管理策略,确保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2024-03-11 05:07

举报

医生回答(1)

冯光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无动性紾默主要在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根据患者的情况,患无动性紾默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这种病人经过适当的刺激是能醒过来的,治疗的关键就是要给予病人的脑部有持续的刺激。

2014-08-10 21: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无动性缄默

无动性缄默症(AM),是植物状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称醒状昏迷(comavigil)、迁延性植物状态、睡眠过度症、深睡眠状态、错迷觉醒综合征等,近年来多数趋向于称AM。是由Cairns等于1941年在对一名第三脑室上皮样囊肿的患者进行观察时报道的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从此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基本表现为,尽管对刺激可有反射性的四肢运动,但无随意运动、自发言语以及任何的情绪反应。可有象觉醒时那样的自发性睁眼、注视、追视动作。

  • 症状起因:本症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Cairn最初报告的病例为第Ⅲ脑室类上皮瘤,后来报道的有原发性脑瘤、松果体瘤、转移瘤、脑底血管病(血栓形成、脑干软化、出血等)。颈内动脉瘤破裂、脑炎、大脑半球广泛性小软化灶、视丘手术、安眠药中毒等均可为本病原因。本症的病变部位有不同的报道(如胼胝体、双侧前扣带回、额叶、额眶、间脑、中脑、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等)。但均认为网状结构及边缘系统的损害最为突出,也有人认为并非某一特定部位的损害。有人把损害主要位于前额叶-边缘系统时称之为无动性缄默症Ⅰ型(AMS-Ⅰ型),而把损害主要位于中脑-间脑者称之为Ⅱ型(AMS-Ⅱ型)。总之,是大脑皮层的整个机能均受抑制。引起抑制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为直接因大脑皮层白质的广泛病变所引起,另一为以脑干为中心的网状结构系统的损害,继发地引起大脑皮层机能的抑制。但以网状结构的破坏为其主要原因。

  • 可能疾病:脑回状颅皮  

  • 就诊科室:心理

推荐医生更多

夏海涛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合肥京东方医院

史天涛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蒙华庆 主任医师

提问

重庆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刘双臣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夏光源 主治医师

提问

贵阳正宇铁路医院

牛京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