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遗尿是怎样的
补充说明:小儿遗尿是怎样的
a******W 2014-08-10 21: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遗尿可能因遗传因素、膀胱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遗尿可能由家族遗传引起,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小时候也存在遗尿的情况,则孩子出现遗尿的概率较高。如果遗尿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可以考虑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治疗。遗尿报警器能够及时提醒患儿夜间排尿,有助于改善症状。
2.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是指膀胱无法正常储存和排泄尿液,可能导致遗尿的发生。针对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遗尿,可采用行为疗法中的定时排尿训练法来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膀胱活动的控制,从而导致遗尿。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儿调整睡眠模式,减少夜间的觉醒次数,进而降低遗尿的风险。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使膀胱内尿液浓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排尿反射,引起遗尿。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去氨加压素片以减少夜间尿量,缓解遗尿症状。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由于大脑、脊髓或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排尿中枢受损,不能自主地控制膀胱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引起遗尿。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如米拉贝隆缓释片等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膀胱平滑肌,提高膀胱容量,减少遗尿发生频率。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节,避免摄入过多液体,特别是在晚上睡前。必要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通过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方式评估患儿的泌尿系统状况。
2024-01-07 23: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虽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遗尿症,但对于大多数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种机能性的问题,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纠正的.
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可到青春期才自愈.
2014-08-10 21:44
举报向医生提问
遗尿症(enuresis)又称非器质性遗尿症或功能性遗尿症,通常系指儿童5岁后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遗尿症有两种分类的方法。第一种分类是根据遗尿发生的时间而定,当儿童遗尿发生在睡眠中(包括夜间睡眠和午睡),但白天能控制排尿,而且膀胱功能正常,则称为单一症状的夜间遗尿,而当小儿白天清醒时有遗尿,但无神经系统的病变诸如脊柱裂、脊柱损伤等,则称为白日遗尿。第二种分类法将其称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所谓原发性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4克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
小儿七星茶颗粒
定惊消滞。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