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电击除颤和肾上腺素注射。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操作,在施救者经过专业培训后立即开始执行。此措施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维持生命支持直至医疗救援到达。心脏骤停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影响全身器官供血;而呼吸停止则会导致缺氧,进一步加重病情。
2.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快速、有力地按压胸部来模拟心跳,建立人工循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体内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胸外按压可帮助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保证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基本供血。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在胸外按压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通气支持,通常为5:1或30:2的比例。心脏骤停时,由于没有有效的血液循环,导致身体缺乏氧气供应。人工呼吸提供必要的氧气吸入以维持机体代谢需求。
4.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是利用特定设备产生的电流对心脏进行短暂放电,纠正异常节律的一种抢救手段。心脏骤停可能是由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的,此时常规的心肺复苏可能无效。使用电击除颤仪能够迅速终止室颤,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为后续抢救创造机会。
5.肾上腺素注射
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急救药物,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作用于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加快心率。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能提高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循环状态。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潜在风险。
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应保持施救者的手部温暖,以免因低温对手造成伤害。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急救策略。

2024-03-10 17:21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开放气道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衣领、裤带,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粘液和呕吐物等。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另手抬举下颌,使其头部后仰,颈部伸直,避免舌下坠阻塞气道。
(2)人工呼吸迅速确定呼吸是否停止。如无自主呼吸,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气。先吹气2次,每次1000~1250ml。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参照其胸廓起伏情况控制吹气量。避免发生胃胀气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现胃胀气,应将其侧转并压迫上腹部,排出胃气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检查颈动脉搏动,如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胸外按压。操作者两手掌重叠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将胸骨下段压下4~5cm为宜,按压后放松,使胸廓复原。按压频率约80次/分左右,同时观察有无颈动脉搏动。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按压胸骨下剑突处。按压节律均匀,切忌用力猛击造成胸骨或肋骨骨折和血、气胸等并发症。胸外按压连续进行,直至心跳恢复。如需描记心电图、心内注射或更换操作者,间断时间不宜超过15秒。

2014-08-10 22: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源性猝死 (猝死型冠心病,心性猝死,心脏性猝死)

猝死型冠心病指平时没有心脏病史或仅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人,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外因、非创伤亦非自伤,由于心电衰竭或机械性衰竭使心脏失去了有效收缩而突然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