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利多卡因药物作用
补充说明:利多卡因药物作用
2014-08-10 22:3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阻断神经兴奋的钠通道的作用。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也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心绞痛等疾病。此外,利多卡因还可以缓解胃肠疼痛,以及治疗扭伤、挫伤、头部损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可以阻断神经兴奋的钠通道,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在使用利多卡因时,应注意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心脏传导阻滞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禁止使用此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
在使用药物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麻辣小龙虾、烧烤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3 01:52
举报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快而表浅迅即转为呼吸停止;重度低血压,大血管不能测到脉搏,心音消失。数分钟内,组织缺氧,导致生命器官损害。建议及时营养神经药和按摩治疗。
2019-06-11 10:10
举报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快而表浅迅即转为呼吸停止;重度低血压,大血管不能测到脉搏,心音消失。数分钟内,组织缺氧,导致生命器官损害。已经抢救有生命,目前情况,建议及时营养神经药和按摩治疗。
2018-05-30 19:2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而发挥麻醉、镇痛、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还可用于神经阻滞和肌肉松弛。使用利多卡因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1.麻醉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减少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降低兴奋性,从而产生麻醉效果。主要用于局部浸润、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等麻醉方式中。可遵医嘱用作表面或局部浸润麻醉剂。
2.镇痛
利多卡因能选择性地抑制感觉神经冲动传导,减少疼痛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因此具有镇痛作用。临床用于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症状。可根据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3.抗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能够延长心脏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降低自律性,提高阈值,从而预防异常节律的发生。适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颤动。通常静脉注射给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肌肉松弛
利多卡因可以抑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收缩减弱甚至麻痹。主要用作全身麻醉辅助用药或者局部浸润麻醉。需监测患者呼吸功能以防呼吸暂停发生。
5.神经阻滞
利多卡因是一种酯类局麻药,其分子结构中的酯键易被脂肪酶水解,故其代谢较快。临床上常用作短效局麻药,如臂丛神经阻滞、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使用利多卡因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此外,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应慎用,避免引起血压下降或其他不良后果。
2024-02-27 01:53
举报由于心率或者心律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患者自身感受。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做心电图,如果扑捉不到异常,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做心脏彩超,观察是否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平时尽量不好服用兴奋类的食物和药物。
2014-08-10 22:3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盐酸胺碘酮片
临床适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 也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ˉ受体阻断剂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也能奏效。另外,也用于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心绞痛的治疗。
辅酶Q10片
本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心绞痛(Angina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