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2021-08-11 0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胃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身体消瘦,可以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食欲不振
小儿胃炎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还有可能会伴随体重减轻。小儿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也可以适当吃一点清淡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蔬菜汤等。
2、恶心呕吐
如果小儿胃炎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小儿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吐的效果。
3、上腹部疼痛
小儿胃炎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由于炎症刺激胃黏膜,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的情况,从而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小儿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4、反酸嗳气
如果小儿胃炎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出现反酸嗳气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食物反流。小儿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胃排空。
5、身体消瘦
如果小儿胃炎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身体消瘦。小儿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咀嚼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保护胃黏膜。
如果小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2-09-02 13: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不振称为厌食。 食欲的中枢在下丘脑,其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联系。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在腹内侧核,动物实验,破坏此中枢,出现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另一个是嗜食中枢,在腹外侧核,破坏此中枢,动物出现食欲丧失,拒食。这两个中枢相互调节,以控制摄食。
症状起因:引起食欲不振的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9点: 1、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养活,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2、饥饱不均: 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食欲不振。 3、情绪紧张过度疲劳: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不振。 4、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 食物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粘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 5、酗酒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雾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6、生冷食物: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7、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 8、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 9、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4克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