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皮肤消毒药有哪些如何选用
补充说明:皮肤消毒药有哪些如何选用
2014-08-11 09:3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皮肤消毒药主要包括碘伏、酒精和氯己定,它们在皮肤消毒及预防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1. 碘伏
碘伏作为一种皮肤消毒药,具有广泛的杀菌特性,能有效消灭多种细菌和真菌。
2. 酒精
酒精可用于皮肤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其快速挥发的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3. 氯己定
氯己定是一种广谱抗菌剂,适用于处理由多种细菌感染引发的伤口或皮肤问题。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务必寻求医生或药师的专业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享个人物品,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2024-07-16 09:07
举报皮肤消毒药一般包括碘伏、酒精、碘过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碘伏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较小,可以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还可以用于烫伤、皮肤霉菌感染等情况的消毒。
2、酒精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也可以用于烫伤、皮肤霉菌感染等情况的消毒。
3、碘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对碘过敏,在使用碘伏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甚至还会伴有皮肤脱皮的现象。建议患者使用碘过敏的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碘伏,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4、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脓疱疮、皮肤小面积创伤、烧伤等病症,也可以用于皮肤消毒。
5、莫匹罗星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毛囊炎、湿疹合并感染等疾病,也可以用于皮肤消毒。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私自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影响。
2018-12-06 14:22
举报你好,一般皮肤擦伤之后,由于尘土,或者其他脏东西比较多,平时要注意伤口避免感染,以免影响皮肤伤口愈合的情况建议你平时可以外用碘伏消毒处理干净,之后避免沾水,先不要包扎,保持卫生就可以的,必要的情况可以服用消炎药治疗看看。
2018-06-06 17:4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皮肤消毒时,可以使用碘伏、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氯铵或乙醇等药物。但是,由于皮肤消毒涉及到医疗操作,建议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并在必要时就医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消毒。
1.碘伏
碘伏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多种细菌和真菌。适用于小伤口、烧伤、溃疡等皮肤消毒。使用时需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引起局部刺激或过敏反应。
2.氯己定
氯己定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具有杀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本品仅供外用,勿口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洗必泰
洗必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具有杀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本品仅供外用,勿口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苯扎氯铵
苯扎氯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具有杀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本品仅供外用,勿口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乙醇
乙醇作为有机溶媒,可用于配制复方制剂,如复方醋酸铝溶液,还可用于皮肤消毒。酒精过敏及酒精中毒者禁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以上药品均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皮肤消毒。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2023-12-25 08:10
举报你好,建议可以外用:碘酊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搽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注意: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2014-08-11 09: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可能疾病: 梭状芽胞杆菌伤口感染 细菌性角膜炎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芽生菌病 赤丝虬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
穿心莲内酯软胶囊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
达克宁乳膏 20mg/g
1.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头癣、须癣、甲癣;皮肤、指(趾)甲念珠菌病口角炎、外耳炎。由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2.由酵母菌(如念珠菌等)和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和继发感染。
复方聚维酮碘搽剂
本品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甲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本品为妇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