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心脏骤停的临床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停止、脉搏消失和血压降低。
心脏骤停时,由于心肌收缩功能突然丧失,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进而引起意识丧失。同时,血液供应中断也会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使瞳孔扩大。心脏骤停通常伴随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停止、脉搏消失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
为了确诊心脏骤停,医生可能会安排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评估患者的心律。稳定病情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如冠状动脉造影以恢复血液循环。
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脏骤停的关键所在,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注意。

2024-01-28 04:54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快而表浅迅即转为呼吸停止;重度低血压,大血管不能测到脉搏,心音消失。数分钟内,组织缺氧,导致生命器官损害。心脏丧失有效收缩4~15s,即出现临床体征。主要有:突然意识不清或抽搐,呼吸迅速变浅、变慢或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出现发绀,神经反射消失,有些病人在睡眠中安静死去

2014-08-11 10: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脏“偷停”感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 症状起因: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 、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 可能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脏肿瘤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