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慢性肠炎> 小儿厌食按摩

医生回答(3)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厌食可以尝试通过腹部按摩、捏脊、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等方法来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并不能替代医学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因为通过按摩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此外还可以缓解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捏脊
捏脊是中医传统手法之一,可调节气血,对治疗小儿厌食有一定作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当操作引起皮肤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经常按揉足三里穴具有健脾胃的功效。适当按揉足三里穴对于小儿厌食症所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4.脾俞穴
脾俞穴属膀胱经,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5.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的位置,为任脉上的腧穴,主治积食、呕吐、呃逆等病症。按摩中脘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小儿厌食的症状。
建议患儿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节食。若厌食情况持续未见好转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3-12-27 16:16

举报

汉森制药 医师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提问

小儿厌食可以通过捏脊、摩腹、按揉足三里穴、清胃经、补脾经、摩腹来改善。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不喜欢吃饭或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症状,多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缺乏微量元素等原因所致。

1、捏脊

捏脊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手法,具体方法是从宝宝的脊柱两侧,由下往上轻捏,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小儿厌食的情况。

2、摩腹

摩腹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手法,具体方法是用手掌的四指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改善小儿厌食的情况。

3、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厌食、腹泻等病症。

4、清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外侧,由指根推向指尖,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调和脾胃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厌食、腹痛、腹胀等病症。

5、补脾经

补脾经是指以拇指的螺纹面,从小儿的拇指的指尖推向指根,能够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消食导滞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厌食、腹胀、泄泻等病症。

6、摩腹

摩腹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手法,具体方法是用手掌的四指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改善小儿厌食的情况。

如果小儿出现厌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9-11-18 15:07

举报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主要是恢复宝宝的肠胃功能,现在一般是宝贝乐儿童益生菌颗粒。它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帮助宝宝吸收食物,增进食欲;产生的乳糖,醋酸等,宝贝乐儿童益生菌颗粒可以增强宝宝的肠道蠕动,从而解决宝宝厌食问题。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

2014-08-11 10: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厌食症 (消化功能紊乱)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