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胃虚弱针灸
补充说明:脾胃虚弱针灸
a******W 2014-08-11 12: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脾胃虚弱可以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穴、天枢穴、内关穴、阴陵泉穴等穴位。脾胃虚弱多考虑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情绪不佳、久病体虚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面色苍白等症状。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通过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扶正培元、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降逆止呕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痛、腹胀、便秘等不适症状。
4、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止痛、理气降逆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5、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通过针灸阴陵泉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清热利湿、通利三焦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
针灸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艾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2019-06-11 09: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脾胃虚弱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调理。
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当、劳倦过度、情志内伤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所致。针灸具有健脾和胃、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刺激穴位,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脾胃虚弱的症状,还可以通过药物疗法来改善症状,例如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在治疗脾胃虚弱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减轻脾胃负担,促进康复。
2024-02-11 06:40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有一些小孩面黄肌瘦,这并不是小孩本身营养不良造成的,而已因为他们脾胃虚弱导致的。小孩脾胃虚弱一般没什么食欲,不喜欢吃东西。会有以下 1、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2、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1]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