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机制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痉挛、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病因有关,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当血流受阻时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脂稳定斑块治疗。
2.冠状动脉栓塞
由于瓣膜上的血栓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并被带至冠脉内,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可遵照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3.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发生持续收缩超过5分钟以上,使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者闭塞,此时就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绞痛发作。患者可以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扩张冠状动脉缓解不适症状。
4.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走行异常以及冠状动脉瘘等,这些畸形可能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针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矫正,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瓣膜内膜炎症,炎症反应可能损伤瓣膜组织,导致其变得脆弱易碎,容易形成赘生物。赘生物破裂后,其中的细菌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动而到达远端动脉,如冠状动脉,进而引起感染性冠状动脉栓塞。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患者应遵从医生的意见接受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包括血脂检测、血压监测和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2024-01-19 22:33

举报

医生回答(1)

曹斯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肌梗死后植入支架能够很好的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血供氧。平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有除了规律服用药物治疗外,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少食油腻、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定期复查。希望能帮到你。

2014-08-11 14: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硬化

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

推荐医生更多

雷著斌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