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a******W 2014-08-11 15: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厌食症可以通过中药、针灸、推拿、食疗、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的消化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饮食不思、脾胃虚弱等。
1、中药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使用山楂、麦芽、谷芽等中药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消食导滞的作用。
2、针灸
小儿厌食症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等穴位,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3、推拿
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小儿腹部、四肢等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4、食疗
小儿厌食症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适当吃一些山楂、陈皮、苹果等食物,可以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食欲,有利于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5、运动
小儿厌食症还可以通过适当运动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骑行等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改善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1-03 06:1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饮食调理、推拿疗法、穴位贴敷和中药汤剂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时间安排,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应。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食欲,缓解厌食症状。
2.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通过特定经络穴位按摩来调节脾胃功能,通常由专业医师操作。推拿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食欲不振现象,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效果。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药物制成膏药形式,贴于特定穴位上,如足三里穴、中脘穴等,一般每次治疗持续4-6小时。此方法利用药物透皮吸收作用及腧穴的功能效应,具有健脾消积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厌食症。
4.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需个体化配制,依据患儿体质和病情调配处方,常含黄连、半夏等成分。该方能调和胃肠功能紊乱,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适合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或拔罐可能也有助于改善厌食症状。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挑食,以免加重厌食症状。
2024-02-06 05:08
举报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辨证论治脾胃阴虚:症见不欲饮食,口舌干燥,食少饮多,面色少华,皮肤不润,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象细数。此为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致脾胃阴液受损所致。
2014-08-11 15:1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