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心脏骤停可能是由心室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是指心室快速而不协调地收缩,导致有效的心脏泵血功能丧失,无法向全身器官供血。这会导致大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瞬间缺血和缺氧,引起意识丧失和猝死。电复律是紧急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使用电击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影响血液供应到心脏肌肉,当突然发生大面积心肌缺血时,可诱发心脏骤停。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材经过桡动脉或股动脉送至冠脉病变处,然后用特殊的球囊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并置入支架。
3.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引发心脏骤停。例如低钾血症会引起心肌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可出现室速、室颤。纠正电解质异常通常需要静脉注射补充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4.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具有心脏毒性作用,过量摄入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急诊洗胃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旨在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5.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局部心肌严重、持久缺血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心脏无法有效地泵出足够的血液,从而导致心脏骤停。溶栓治疗是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之一,包括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的应用。
针对心脏骤停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者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状况。

2024-01-11 14:30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成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骤停概述: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舒缩功能,使有效的血液循环突然停止。其病因一般分为两类:1.心原性心脏骤停,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QT间期延长、预激综合征等.2.非心原性心脏骤停,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触电、雷电击伤、溺水、惊吓等。值得注意的是约70%的心性猝死者可追寻到发病诱因,如过度劳累、剧烈活动、情绪过于激动、饱餐、饮酒等。疾病预防: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2.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则应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戒烟酒,不要暴饮暴食。3.对于一些有可能诱发心脏骤停的检查、治疗和手术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做好抢救的准备。抢救第一阶段:1.右手握拳,以尺侧面猛击患者胸骨下部,使心跳恢复,如拳击无效,应立即开始体外心脏按摩,并尽快找人帮助。2.使患者平卧,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心脏按摩4-5次,人工呼吸一次。抢救第二阶段:1.若心电图仍为室颤,可重复进行电除颤;如心电图显示为细颤,可给予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出现顽固性室颤,可使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静脉注射,然后再进行电除颤。2.心脏停搏和心室自搏,应尽快行心室起搏术或胸壁直接电起搏;如心脏停跳持续存在,可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如高血钾或大量输入库存血所引起的心脏停搏,可心内注射氯化钙。3.电机械分离的治疗,如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所致,应紧急开胸手术治疗;如由于其他原因所致,可给予阿托品、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同时治疗病因。4.酸中毒的治疗,给予碱性药物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如碳酸氢钠。抢救第三阶段:1.改善脑缺氧,给予吸氧,最好给以高压氧治疗。2.低温治疗,可降低耗氧量,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3.治疗脑水肿,可给予甘露醇、速尿、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4.补充能量,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药物。5.纠正继发性脑损害,可使用钙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治疗。6.其他治疗,如抗感染、维持正常血压、心律、心率、纠正心功能不全、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预后:一般来说,心肺脑复苏持续的时间越长,需要的治疗就越多,后遗症就越多越重,幸存者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立即恢复,无任何后遗症。2.很快恢复,可遗留一些精神症状,如健忘、思维难以集中、精神混乱等症状,可持续很长时间。3.延迟恢复,可有痉挛、失语、偏瘫及其他小脑症状,其后遗症难以确定。4.去大脑状态(植物人),只有少数患者可存活数周以上

2014-08-11 16: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