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心脏病> 心房颤动首选药物是

精选回答(3)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晕厥待查等疑难危重疾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提问

心房颤动指的是心房颤动患者,临床上没有心房颤动首选药物的说法。心房颤动患者可以使用胺碘酮、艾司洛尔、美托洛尔、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1、胺碘酮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在临床上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2、艾司洛尔

艾司洛尔属于一种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也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室纤颤、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

3、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属于一种选择性的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心率的功效,也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室纤颤、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现象。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也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如果存在心房颤动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身体发热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5、华法林

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脑梗死等疾病引起的血栓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自行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另外,如果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9-03-29 17:10

举报

万志超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心血管方面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中医亚健康疾病:颈椎病,腰椎病,中风偏瘫,脑梗塞,儿童营养不良的治疗与身体调理。

提问

你好,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等。心室率不快而又无心衰,症状不明显者,勿需特殊治疗,仅需针对病因治疗。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室率快,症状明显,或诱发肺水肿、或心衰者可选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可以考虑电复律。这些治疗必须有正规的医院医生指导下方可进行。

2018-11-18 06:07

举报

高凌宇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

擅长: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老年人相关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各种心脏疾病,高脂血症等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提问

54岁男性,出现有阵发性的房颤,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首先要监测血压,排除高血压病。还需要完善心脏彩超等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这种情况考虑特发性房颤,对于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房颤,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该项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根治。而对于药物方面的选择,需要完善动态心电图的检查,以及其他心脏方面的检查进行评估。药物方面的应用需要有医生指导进行。

2018-08-13 21:22

举报

医生回答(2)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房颤动的首选药物包括普罗帕酮、氟卡尼、胺碘酮、地高辛和美托洛尔。然而,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治疗。该药物能选择性延长窦房结、心房和房室结的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口服给药时应空腹服用,以增加吸收效果;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氟卡尼
氟卡尼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本品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降低4相膜电位斜率,从而抑制触发活动。肾功能损害患者须减少剂量;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者禁用。
3.胺碘酮
胺碘酮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它是一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能够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提高阈值,降低自律性,改善传导性,延长ERP。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状态慎用。
4.地高辛
地高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心房颤动。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提高射血分数。肾功能受损患者的起始剂量为0.5mg/日,然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5.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也适用于心房颤动的控制。此药物属于β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恢复正常节律。对本品过敏者以及有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史者禁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心房颤动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电解质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律不齐或其他并发症。

2024-03-04 00:14

举报

李周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房颤的预防应从病因和诱因的防治开始治疗原发心脏病,控制诱发房颤的因素。房颤转复后,通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以防房颤的复发。近年来,应用植入起搏器内设的特殊程序控制和预防房颤,已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一些原来药物难治、反复发作的房颤得到满意的控制。

2014-08-11 17: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房颤 (心房颤动,心房纤维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