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易醒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易醒可以考虑饮食调理、行为疗法、睡眠环境优化、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饮食调理
患儿可适当食用小米粥、山药粥等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上述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氨基酸成分,能够促进脑内神经递质合成,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利于入睡后不易惊醒。
2.行为疗法
家长可以通过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限制白天小憩时间和提供安静放松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睡眠习惯。这些做法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紊乱现象,减少夜醒次数。此外,还可以提高日间警觉性,降低夜间过度活跃程度。
3.睡眠环境优化
家长应保持卧室通风透气并调节适宜温度湿度;床铺不宜过高过软以免影响脊柱生理曲度;使用安全舒适的寝具如枕头被褥等。以上措施旨在营造一个宁静温馨且利于促进深度自然入眠的理想休憩场所氛围。此举有助于消除因外界干扰因素导致频繁醒来所带来诸多不适感及压力源触发连锁反应机制。
4.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依据体质差异开具相应处方,常见方剂包括归脾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等。传统医学认为小儿易醒多由心脾两虚所致,通过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来缓解相关症状。虽然起效较慢但副作用较小且具有整体调养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任何治疗方法之前,都应该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评估孩子的睡眠模式,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024-01-13 02:40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所谓“夜啼郎”是指白天睡、晚上醒而啼哭的孩子。对婴儿本身来说,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量较多,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夜啼时间一久,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显得缓慢。   婴儿夜啼除了生物时钟尚未转向成人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或太冷、太热,太闷均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皮炎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2014-08-11 17: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软化病,骨软化症,骨质软化,软骨病,英吉利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 rickets),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它疾病。近年来,严重佝偻病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推荐医生更多

朱先康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李妮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刘士东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刘艳霞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蔡西萍 主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赖兴兵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