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黄疸> 小儿生理性黄疸

精选回答(1)

屈佳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胆道疾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胃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肾脏疾

提问

小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7-10天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

小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小儿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排泄量,导致胆红素在体内聚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小儿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消退,足月儿通常在2周内消退,最迟一般不会超过4周。

小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时,胆红素水平一般不会超过12.9mg/dl,而且黄疸的进展速度一般比较慢,通常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小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时,家长应注意加强喂养,可以让小儿多吃、多拉,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从而促进黄疸的消退。

如果小儿出现黄疸的同时,还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等症状,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感染、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14 17:16

举报

医生回答(2)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生理性黄疸可通过光照疗法、新生儿疾病筛查、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进行治疗。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换血疗法。
1.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此方法旨在利用特定波长光线作用于皮肤表面,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方便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该措施适合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因为其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2.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通常在出生后数天内采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般需等待数日才能得出。该措施可早期发现并干预遗传代谢性疾病,减少因胆红素产生过多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风险。针对小儿生理性黄疸,开展此项检查有助于排除潜在病理原因。
3.口服葡萄糖溶液
口服葡萄糖溶液是一种非处方药,按医嘱给予患儿适量服用。该药物能够提高肝脏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从而加速其排泄过程。对于轻度至中度的小儿生理性黄疸,此措施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在监测小儿生理性黄疸的过程中,应定期评估其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指标变化。若出现异常增高现象,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2024-01-12 03:48

举报

木荟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2014-08-12 13: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