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畸形> 小儿足内翻如何矫正

精选回答(1)

毕瑞萍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寿阳县妇幼保健院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厌食等问题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提问

小儿足内翻可以通过手法矫正、佩戴矫形支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矫正,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手法矫正

小儿足内翻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通过手法矫正的方式进行改善,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进行手法矫正,可以通过牵拉、按摩等手法,逐渐矫正小儿足内翻的情况。

2、佩戴矫形支具

小儿足内翻也可以通过佩戴矫形支具的方式进行矫正,可以对足部的内侧肌肉进行训练,从而达到矫正的效果。

3、物理治疗

小儿足内翻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矫正,可以通过电刺激疗法、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改善,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小儿足内翻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症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手术治疗

如果小儿足内翻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可以松解紧张、痉挛的肌肉,切除畸形的骨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小儿的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3-29 21:44

举报

医生回答(2)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弛,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2014-08-12 13:42

举报

张大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关节及小腿。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关节,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1--2岁,每2周更换1次,2--3岁,每月更换1次。术后注意石膏压迫,患儿哭闹不安。即刻去医院检查,在容易受压的骨质突出部位开窗。

2014-08-12 13: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瘫痪 (麻痹)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适用药品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益肾蠲痹丸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证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碳酸钙D3片

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