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气虚中药
补充说明:心气虚中药
a******W 2014-08-12 15: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气虚可以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山药等中药进行调理。由于心气虚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并适时就医以评估病情。
1.党参
党参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对于治疗心气虚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需注意的是,本品性平和,久服亦可引起动火,故凡属实热证忌用。
2.黄芪
黄芪可用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所导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病症。该药物能够补气升阳,以助脾气运化水谷精微,使气血充盛而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使用时应注意不宜过量长期服用,以免引起水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3.白术
白术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胎动不安等症。其能健脾燥湿利水,且有补气的作用,所以对心气虚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阴虚内热者慎用。
4.炙甘草
炙甘草可以辅助改善心气不足引起的胸痹、脉结代的症状。因为炙甘草有补中益气、复脉固脱的作用,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用时需注意不宜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否则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
5.山药
山药对于心气虚引发的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也具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山药味甘入肾经,能够滋养肾脏,有助于稳固心神。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山药性质滋腻,因此痰湿重、消化不良以及容易胀满的人群应谨慎食用。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还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3-12-23 23: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根据中医的基本原理: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载血,以上三个方面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体内;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弱,甚则导致血虚。因此在临床治疗血虚的病症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这是气能生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2014-08-12 15: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