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孩脾虚
补充说明:小孩脾虚
a******W 2014-08-12 21: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孩脾虚可能是饮食不当、先天体弱、脾气不足、脾阴虚、脾阳虚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就医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小孩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过多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比如冰淇淋、辣椒、炸鸡等,就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脾虚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等。
2、先天体弱
如果小孩先天体弱,就会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从而引起脾虚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孩的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感冒的情况。
3、脾气不足
如果小孩平时饮食不节制或者情绪不佳,就会导致脾气不足,从而引起脾虚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孩的情绪,避免给小孩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参苓白术散、醒脾养儿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脾阴虚
脾阴虚通常是指脾阴液不足,使脾脏运化功能减弱的一种病理现象。小孩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干燥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口干、口苦、手足心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服用养胃舒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量给小孩吃些山药、百合等食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5、脾阳虚
脾阳虚通常是指脾阳气不足,使脾脏温煦、推动功能减弱的一种病理现象。小孩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腹胀、腹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口干、口苦、手足不温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服用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适量给小孩吃些温补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小孩的饮食健康,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小孩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08-12 21:2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小孩经常性流口水,一个是唾液腺体分泌旺盛,其次很大可能是娃儿全身性的系统性问题,如唐氏综合症即先天愚型需要除外。建议去医院儿童保健科查查娃儿的染色体,是否有异常,遗传性疾病。
2014-08-12 21: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